新时代职教改革步伐不妨慢一点

时间:2018-12-04  小编:WDB
       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,中国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体系相对完善、特色比较鲜明、规模世界第一,这无疑得益于“改革”这一核心推动力。
       同时,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,不仅经济发展进入了“新常态”,社会形态发生了新变化,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项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。
       在这样的情况下,如果再沿用追求速度的改革方式,不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,而且会“好心办坏事”。以职教课程和教学改革为例,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批判并摈弃了学科导向的“三段式”课程后,在不长的时期内,先后推行了“模块化”课程、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系列改革。
       由于时间短、速度快,加上课程改革固有的复杂性,结果使许多看似声势浩大的课改仅仅流于形式、难以深入。至于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名目繁多,有任务驱动法、项目教学法等多达上百种教学方法,还有翻转课堂、有效课堂及慕课、微课等新提法层出不穷,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赛事助推,结果使得广大职教一线教师眼花缭乱,对改革的内容囫囵吞枣、不求甚解,在改革的过程中手忙脚乱、莫衷一是。
        美国学者曾提出“钟表忙碌”的概念,指在短时间内向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,强迫消耗他们储存的能量而出现的一种忙碌现象。其实,对于成人的教师而言,如果短时期内急于推行各种打着“改革”旗号的新事物,又不加甄别、不顾条件地采用“拿来主义”,其结果就会成为教师们忙碌的根源,成为一种新的折腾。
        众所周知,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,有着其特有的规律,其中之一就是“慢”——因为在教育上往往是“欲速则不达”。日本著名的课程专家佐藤学认为,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,这种文化的变革越缓慢越好,因为只有在这种缓慢的过程中,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沉淀下来。所以,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,需要“静悄悄的革命”,包括准备工作慢、教学过程慢和教育成果显现慢。
       其中,准备工作慢内含真正好的教育,需要具备的条件多、需要准备的事项杂,因而难以速成;教学过程慢既需教师在教学时的性子要慢一点、教学节奏要适度不宜快,也包括涉及教学的变化事项时,哪怕是诸如座位调整这样微小的细节,在做决定时也不宜简单草率,而要思路周详、谋定而后动;对于教育成果显现慢,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”的传统俗语是最为精当的表述。
因此,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当下,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不妨慢一点,要本着“大胆设想、小心求证”的原则去推行各项改革。在事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、院校治理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设计时,可以“头脑风暴”不拘一格、学习借鉴不分出处,但当改革方案要落地时,则一定要谨小慎微,先搞局部试点,弄清楚改革新方案、新模式的实施条件、可能缺陷及不足之处,待甄别成效、弥补完善并形成一套比较全面的计划后再行推广。尽管这样的改革速度可能慢了些,但唯有这样的改革,才会更符合教育的规律、师生的认知,才能获得支持、取得实效、赢得收益。
       著名作家纪伯伦曾说过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”,同样我们也不应忘记,任何职教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索一条更符合中国国情、更符合职教规律、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前行之路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的,“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,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、不同兴趣特长、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”——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推行职教改革的圭臬和指南。
 
热门新闻推荐

预约报名